激趣导学 乐在求知

激趣导学 乐在求知

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 戴彩虹

在教学中,我们常能见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注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不专心听课;有的学生不知由于教学内容枯燥、深奥或者其他原因,偷偷地交头接耳,小声谈话,不能进入情境……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消极的情感状态,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品质及学生个性的发展。怎样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氛围中激发学习兴趣,爱学善学的良好习惯提高教学品质呢?


一、 诱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必然会发生多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如教师能够及时巧妙地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往往会形成浓郁的奋发向上的学习气氛。
诱发学生求知欲望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教师的情绪和情感。人的情绪和情感对认识有着促进和推动作用。教师的情绪如能给学生以温暖、轻松、愉快的感觉,使他们的思维活跃,敢说愿问,可以不断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他们不懈地去追求新知识,并努力排除前进中的障碍,积极地投入学习。为此,我每次走进课堂,总是面带笑容,以乐观、轻快的情绪感染学生。并利用晨会,给学生讲述一些中外有成就的名人,如高尔基、冰心奶奶等从小刻苦学习的动人故事,或让学生交流自己及身边爱学习、勤钻研的事迹,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同时,这种求知的欲望更要通过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启发引导,以创设良好的情境。如我在教《欢乐的泼水节》一课时,揭题之前,我先问同学们最喜欢过哪个节,说说为什么喜欢过节?同学们纷纷发言,有的说是春节,有的说是中秋节……这时我又说:“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共同过一个节日。”边说边板书课题《欢乐的泼水节》,学生看了课题后,随即提问:哪里的人在过泼水节?他们为什么要泼水?这时教师可以顺势引导:“是啊,他们为什么要泼水呢?让我们看课文,一起度过那个欢乐的泼水节好吗?”这时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进入了课文的情境,边读边想,原先提出的问题通过自己阅读获得了解答。


二、 创设适宜的活动情境说话写话是低年级学生的一大难点。指导小学生写话,不能采取生硬命题的做法。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置一些活动情境。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校宜使儿童多接触事物,使他们随处觉得有兴趣,随处可以研究,他们就随处可以获得切已的利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设适宜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充实学生的写话内容,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活动,首先要从学生的表达需要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语言实际出发,设计活动内容。在活动中要考虑每个人干什么,看到什么,从中可以联想到什么。启迪学生从各自不同的环境,感受出发,谋局成篇。例如,教《练习5》中的言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一种游戏》时,我首先向学生讲明做游戏的意义,然后带领同学们到操场上做游戏。例:跳绳、丢沙包、老鹰捉小鸡等,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随时随地诱导学生相互观察他们的每一个动作,体会自己和他人的心情,最后帮助学生选用恰当的词语来进行描述。大家相互评议后,再把游戏的过程写下来。因为所写的内容是自己的亲身经历,真实感受,许多学生写得生动有趣。说话写话的兴趣在活动的情境中得到激发,说话写话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三、 运用幽默的教学语言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耐久力差,全神贯注、专心致志的持续学习一般不超过15分钟。 教师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只顾讲读课文内容,学生很容易走神。如何使学生不感到单调乏味,保持饱满的学习情绪呢?我觉得可适当运用些幽默生动的课中衔接语。

夸美纽斯形象地指出:“一个教学明晰而动听的教师,他的声音就该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把知识一道带进去。”教师如果缺乏亲和力,当学生神情不专注时,只是刻板地训斥:“坐好!”“别乱动!”一开始学生出于害怕,或许还有作用,时间一长,则会让学生索然无味。因此,当我注意到学生即将走神时,马上即兴插入一个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笑话、谜语或有趣的小故事,不仅能调节课堂的紧张节奏,而且能有效地调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教一年级学生学习“坐”字时,我适时用:“二人土上蹲”打一字,让学生猜谜语。学生经过动脑筋商讨,争着举手说是个“坐”字。这样就把学生即将走神的思维及时拉回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学生学得生动有趣,记得牢固。

实践证明,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轻松愉快,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训练了他们的语文表达,对提高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效率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