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行為如果不符合常理,就要追究背後的原因。曾有一個小學四年級的女生每天被罰站,因為她的眼睛總是飄向窗外,連被老師叫起來,眼睛都看窗外,老師非常生氣,每天罰她站,後來才知道她大腦的動眼神經長了一個瘤,這個瘤使得她的眼睛都往同一個方向飄。開完刀把瘤割掉後,她的眼睛就不再朝同一個方向移動了,但是這孩子已經被冤枉罰站了二個月。這種例子可能相當多。當一個孩子因自己不可控制的行為而被貼上「壞」、「懶」、「笨」、「講不聽」的標籤時,內心是痛苦的,也是無奈的。最早發現閱讀障礙有基因上的關係,是醫生發現帶孩子來看病的父母自己也不會填病歷表格,追究下去才知道這個原以為是懶、笨的失讀症,可能和染色體2、3、6、15、18有關係。
當一個孩子在某方面表現不好時,父母先不要動怒,先想一想,自己小時候是否也如此?如果是,你知道是你的關係,就不要打罵他、奚落他。當然最重要的是,教育老師有這方面的知識,讓他們能夠幫助父母找出孩子學習緩慢、行為不正常的原因。
報上這則新聞讓我難過許久,妥瑞氏症的症狀通常在進小學後開始出現,算一算,這個學生竟背了十年黑鍋,真是難為他了。我們都知道你怎麼看待自己,自己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你怎麼看待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就會怎麼回報你,或許我們不要動不動就以為孩子壞,社會上可能就不會有這麼多壞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