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議程需各造參與

教育發展大藍圖指出,教育是複雜的課題,有時更超出教育部管轄及教育專家能解決的範圍外,因此需要各造參與,因為教育議程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可達成。

大藍圖指出,各有關方面的參與、支持與合作,將確保所有資訊、通訊、資金、人力及專才得以匯集及有效管理,這是成功完成教育議程的要素。

“為確保教育發展大藍圖的成功,教育部應確保其成員對有關政策、目標、策略及執行計劃有深入且清楚的了解;各局與組之間的協調與團隊合作,及教育部成員的歸屬感也非常重要,因為這將使涉及的成員把大藍圖視為整個部門的計劃,而不是某一人或一個組別的計劃。”

此外,教育部也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行政、傳遞、監督與評估機制,以確保大藍圖中的每一項計劃能達預期目標。

非個人或個組計劃

“為配合政府欲減少繁文縟節及提升傳遞系統效率的目標,教育部將改善教育計劃、程序、機制及執行方式,以確保所有計劃能有效及全面地在沒有拖延和浪費資源的情況下落實,並讓目標群眾從中受惠。”

提昇成員4方針瞭解

欲成功落實教育發展大藍圖,教育部需進一步提升有關方面對政策、焦點、策略及計劃方針的瞭解,以便能與有關方面的權限、專業及能力起協同作用。

大藍圖指出,教育計劃目前在落實方面面對許多問題,包括沒有統一計劃,導致無法準確及全面評估有關計劃、缺乏資訊導致有關方面無法在機制、程序、問題與需要方面給予具體的協助,及缺乏策略性計劃以充分使用配件、財務及人力資源。

“因此,在第9大馬計劃期間,教育部將致力提昇與各方面,包括中央機構、州政府、地方政府、部門、機構、家教協會、校長職工會、全國公共及民事職工總會、國際團體如聖約翰隊、紅新月會、非政府組織、企業機構、社會領袖、區域及國際教育組織等的通訊、聯系及合作,以確保教育部獲得足夠與相稱的資金及人力資源,共同完成活動與計劃。”

“有關教育計劃包括再深造計劃、學校道路安全計劃、學校紀律活動如學生警察、學校消防隊、自立營及國民服務前期訓練、性教育課程等。”

大藍圖指出,有關計劃的成功仰賴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支持與合作,包括教育部各局、各組、州教育,乃至城市、鄉區及內陸地區學校的教育工作者及他們對如何執行計劃有深入且清楚的瞭解。

鄉區教育為首要目標

教育發展大藍圖指出,具有高度影響力的計劃將以鄉區教育為首要躍進目標。

大藍圖指出,政府將給予鄉區教育特別關注,以縮短城鄉的教育鴻溝,使所有學校及學生有同樣的機會和能力邁向卓越。

大藍圖指出,通過國家執行行動機構與國家執行理事會的合作,教育部將在第9大馬計劃的首3年落實高影響力計劃,以拉近人民的教育距離。

重新包裝現有計劃

教育發展大藍圖指出,為達目標,教育部將重新“包裝”現有的計劃並更明確地確認目標群眾。

它說,調整計劃、人力資源、資金及專才將影響有關計劃能否成功落實,而調整工作有助於確保有關方面擁有更多機會提供協助,而通過這個方法,教育部相信所有計劃不僅能有效實行,也能如預期般為目標群帶來預設中的影響。

“為提升教育傳遞系統的效率,教育部採取了各種措施,包括成立以教育部長為首、教育部各局與組主任組成的特別任務隊,以減少繁文縟節及提升工作的透明度及效率。”

大藍圖指出,教育部根據有關方面的能力和強項,尋求適當的方式招攬有關方面,其中包括:

●在特定領域中善用私人界專才,如委任顧問公司以重新研究與評估教育部正執行的資訊通訊工藝的動機,並擬定資訊通訊工藝策略計劃;

●積極主動地參與國際性活動,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活動,以確保教育部在國際組織占有一席之地;

●加強與各國的聯系,以吸取更多對教育領域有益的經驗。

加強各階段監督機制

教育發展大藍圖指出,教育部將持續努力加強各階段的監督機制,包括要求教育部各單位或州教育局局長及主任必須個別準備評估報告,並在每個階段建立統一資料庫,以更全面透徹地評估個人、組及局的表現。

“教育部將成立由教育部長為首的教育發展大藍圖特別監督委員會、由教育部秘書長為首的教育部工作委員會,及由州教育局長為首的州工作委員會,以提升監督機制及工程協調工作,確保每個計劃能達致預訂目標。”

2020年宏願重要基礎

教育部強調,2006至2010年教育發展大藍圖非常重要,因為它將成為國家教育制度向更高水平及國際水準大躍進的強健基礎,同時也是引領國家達致國家使命及2020年宏願的重要基礎。

它說,政府擬定有關大藍圖以達國家教育目標,確保國家擁有高素質教育及培養先進的大馬民族。

“教育發展大藍圖是所有教育部人員的指南,以有計劃性、有方向及專注地完成任務和職責,通過大藍圖,教育部人員能深刻體驗部門的每一項政策、充份了解部門欲達致的目標和宗旨,並將之付諸於具體行動。”

提昇鄉區教育的高影響力計劃

●擴大教育部的學前教育,即在鄉區增設2400間學前教育班、培訓有師資及準備電腦軟硬體設備,讓約6萬1000名鄉區中5至6歲的孩童接受學前教育

●改善基本設施如為900間學校提供24小時電流供應及300間學校提供乾淨的食水供應

●通過設立新學校、增建、替建或改建校舍,及將2600間中小學升格,以提昇鄉區學校課室的設施及素質

●新建學校宿舍及維修舊宿舍,以應付約6萬5000名寄宿生的需求,並額外為28萬名寄宿生提供食物輔助

●增加鄉區學校的學業輔助班至5000班,以加強學生的3M能力

●擴大技職教育科目至480間鄉區學校,以提昇學術成績不理想的學生的就業機會

●提升鄉區學校的教學系統,包括提供電腦課室、資料中心、視像會議設備、網路電視及通訊系統,如衛星電話與無線傳真,以使鄉區學校成為精明學校

●增加食物輔助計劃的撥款,以應付55萬名鄉區學生的需求

●根據不同的地點、困難度、回鄉津貼及教師保險,為在鄉區服務的教師提供獎勵金,作為特別津貼,同時改善教師宿舍及提供家俱

將帶來的重大影響

●第一階段掌握3M能力的學生從92.3%提昇至超過95%

●需學業輔助的學生人數從7.7%減至少於5%

●需要補習固本計劃的學生從100%減至80%

●鄉區中學生能修讀技職教育科的比率從5%增至8%

●鄉區學生輟學率從1.2%減至少於1%(小學)及16.7%減至少於10%(中學)

●鄉區學生的衛生與健康水平獲得改善, 並減少學生的缺席率

●更多有素質及經驗的教師到內陸學校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