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
一、走入科学世界
走入科学世界主要着重于科学态度与价值观,既是科学学习的动力因素,影响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又是科学教育的目标,通过对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自然现象的学习,改变学生的行为倾向,激发他们对科学学习的兴趣,陶冶爱科学的情感,并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打好基础。
科学教育中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主要包括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对待自然四个方面。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价值观,不能像传授知识一样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要创设机会,通过参与活动,日积月累,让学生感受、体验与内化。
二、 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
科学方法不仅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还涉及到对科学方法的认识,如科学方法的特征。
科学方法掌握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理论与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认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在初中阶段,对科学方法掌握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涉及科学方法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也可以是全过程。
三、生命世界
综合科学课程要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去田野树林、山川湖泊,看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他们会发现每一片树叶都不同,每一朵花儿都美丽,从而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兴趣。
"生命世界"的课程内容的确定是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去认识不同种类、不同环境中的生物,进而对多种多样的生物有比较全面的认识。"生命的特征"这部分内容是为了整合学生对生命零散的认识。"生物与环境"和"生理与健康"部分的具体内容则十分强调联系和应用。"生命世界"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应拘泥于生物学上的专有名词和概念,要让学生深入探究生物生命活动中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有助于他们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
四、物质世界
一个无生命的物质世界与生命世界同样五光十色,精彩纷呈,充满了形形色色的令人惊奇、迷惘、感叹的现象和过程。"物质世界"这部分的学习将带领学生走进这块神奇的土地,开始探索其中的奥秘。
"物体与物质"部分经过对物体--材料--物质这三个层次的观察与探讨,了解物质一些基本的性质与变化过程,使学生的认识逐渐由具体向抽象过渡。
"运动与力"部分使学生了解位置与运动的概念,知道力与运动变化的关系,了解常见的简单机械。
"能量的表现形式"部分讨论了声、热、光、电、磁这些物理现象,并使学生知道它们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能量可以转换。
物质世界这部分所涉及的许多知识与技能都是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的基础,在这一部分应该充分体现出其与技术的关系。
五、 地球与宇宙
在初中年段,学生就从各种媒体接触到"地球"这个名词,综合科学课程有责任使学生获得有关地球的更完整的印象,这包括了解地球的概貌和组成物质以及因地球的运动而引起的各种变化。让学生用探究的方法研究地球物质的性质,不仅可以使他们获得有关的知识,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还可以使他们对习以为常的地球物质" 刮目相看",意识到地球物质的价值和保护它们的重要性。
地球与宇宙还包括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他们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是点燃学生的求知欲,这远比告诉他们太阳的直径、温度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