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R - 华文第14-36题

第14-16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常听见中国人一句古话道:“开卷有益。”这话是对的吗?大大的不见得!开到不好的卷,反而有非常多的害处。错误的、不正确的知识,比毒药还要厉害,毒药不过毒坏人的身体,坏书简直毒坏人的心灵;一包毒药不过害死一两个人,一本坏书可以害死无数的人。所以有“知识责任”的人,不只是盲目的劝人读书,而且要教人读好书,读标准的书。

中国古人有著作数十年,还不敢拿著作来问世的,也有如顾亭林写《日知录》一样,费了许多时日,还不敢写出一篇的,西洋那类审慎的作家,自然更是不少,这实在是他们的美德,也可以见他们的责任心,因为他们觉得写出一点东西出来,他们对于知识的本身-真理-负了一种重大的责任,故他们能产生“不废江河万古流”的著作。
佚名《开卷有益》

14. 下列哪一个题目最适合用于这篇文章?

A. 学海无涯,唯勤是岸
B. 只要是书,就是好的
C. 看有益的书,写负责的文字
D. 著作越多,学问越大

15. 下列哪一项符合作者的意思?

A. 我们要劝人多读书
B. 读到不好的书比不读书更糟
C. 文章是作者的智慧结晶,写了就要发表出来
D. 作者可以不必对自己的著作负责

16. 文中所谓“标准的书”是指什么?

A. 教科书
B. 印刷精美的书
C. 思想纯正,论说有据的书
D. 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书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两年前,父亲在街上散步,被一个骑自行车的女工撞倒,摔断了右大腿骨。自那时起,给他洗澡便成了我每日晚间的必修课。我感觉到,人越是年老,皮肤感觉越敏锐,洗澡就越不能马虎。洗澡令人愉快,想必父亲是深有感受的。这套功课,从准备到完成,大约需要十五到二十分钟。热腾腾的厕所里,温度当在四十度以上。若与人言,只道是父亲洗的是热水澡,我洗的是桑那浴。

大约到了去年夏天,父亲已经能扔下双拐,凭一支单手杖走路了。那天晚上,我放下手中活计,照例准备赤膊上阵时,父亲突然说:“今天我自己洗。”父亲是认真的,说这话时带着笑,但是语气并不十分肯定,眼中流露出试探、无奈、歉然,而又分明带着几分凄凉的神情。一股酸楚的眼泪突然涌上我的眼眶,我强忍着没让它掉下来。父亲视力极差,我什么都不必说,一如既往地只是履行自己的职责。

“我自己洗”这句话,很久很久以前,我也大声地向父亲说过。小时候,父亲肯定给我洗过澡,但怎么洗的,已毫无印象。至今记忆犹新的是,那次在大河洗澡的情景。那时很多人说的洗澡,其实就是游泳。大概是七岁那年的夏天,父亲带我去洗澡,河里人很多,父亲牵着我沿一处石阶下河,水刚淹过他的膝盖,却已漫过我的胸脯,我浮起来了,开始拼命扑腾,父亲紧紧抓着我的双手不肯放开。我于是一边扑腾,一边大声喊叫:“我自己洗。”无奈父亲不但不松手,反而开心地大笑起来,笑得我莫名其妙。扑腾变成了挣扎,因为我感到了屈辱和愤怒。

我的眼泪终于落下来,滴在父亲的肩上,他不会感觉到的。搓擦着父亲瘦骨嶙峋的身躯,我仿佛看到里面那颗已发生过多次梗阻的心脏,还在顽强不息地搏动。那胆囊中的结石,到底有多大?有多少颗?能不能有朝一日化去了?我想看看前列腺肥大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男人到了中老年多遭受这种病的折磨?但我什么都没能看见,眼前只是一张树皮一样的脸,和一段枯树般弯曲的身躯 。

洗好澡站起身来的时候,父亲突然打了个趔趄,被我紧紧抓住双臂,也就在这一瞬间,我明白,我的双手也是绝不能松开的。

(节录阮红松《松不了手》)


17. 文中第一段中的“这套功课”是指

A. 调热水的温度。
B. 掌握洗澡的时间。
C. 确定父亲皮肤感觉的敏锐度。
D. 为父亲洗澡的工作。


18. 哪一个词能代替文中第二段中的“活计”?

A. 工作
B. 手艺
C. 业务
D. 绝活


19. 当父亲认真地说要自己洗澡时,语气却不十分肯定的原因是

A. 他没有把握可以把热水调到四十度以上。
B. 他不大喜欢自己洗澡。
C. 他认为儿子帮他洗澡比自己洗来得舒服。
D. 他没把握自行洗澡。

20. 下列哪项最适合解释作者流泪的原因。

A. 作者回想童年时与父亲相处的情景,觉得时间飞逝,心中惋惜。
B. 作者觉得父亲很可怜,因为他的泪滴到父亲的肩上,父亲却感觉不到。
C. 作者深觉父亲年老了,而且多病,心中悲伤感慨。
D. 作者的父亲不肯让自己帮他洗澡,使作者感到屈辱。


21. 这篇文章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A. 我们对父母要千依白顺。
B. 父母年老时,我们应该为他们洗澡。
C. 我们要及时孝顺父母。
D. 父母年老时,我们要紧紧捉着他们的手。

第22-23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井边有两个水桶,甲水桶说:“唉!真没意思,每次都这样,才装满了水,又马上空回来。”乙水桶则说:“不会啊!我都是这样想:我空空地来,但却满满地回去!”
《两个水桶》

22. 这篇寓言在强调什么的重要?

A. 节约用水
B. 乐观积极
C. 勤勉不懈
D. 安贫乐道

23. 我们可以送给甲水桶什么话,作为勉励?

A. 命好不怕运来磨
B. 悲观者没有流泪的权利
C. 拿得起,放得下
D. 凡事向着阳光走,阴影永远在背后





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第24-28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一人已习悭术①,犹豫未足,乃从悭师学其术,往见之,但用纸剪鱼,盛水一瓶,故名曰酒,为学悭之赞礼。偶值悭师外出,惟妻在家。知其来学之意并执赞仪,乃使一婢用空盏传出曰:“请茶。”实无茶也。又以两手作一圈曰:“请饼。”如是而已。
学悭者既出,悭师乃归。其妻悉述其事以告。悭师作色曰:“何乃费此厚款?”随用手作半圈样曰:“只这半边饼,足打发他!”

注释:①悭术:吝啬的秘诀


24. 那个已通晓吝啬秘诀的人为何还要去拜师?

A. 他久没复习,早已忘记了从前所学的,因此要重新拜师学习。
B. 他必须以吝啬秘诀来讨生活,因此必须时时向同行者交流知识。
C. 他所通晓的吝啬秘诀已经过时了,因此必须拜师学习新的秘诀。
D. 他认为自己对吝啬秘诀不够精通,因此想要向教吝啬的老师学习。

25. 吝啬术的老师的妻子怎样接待这个来拜师学艺的人?

A. 用茶与大饼招待他。
B. 用清水与半边饼来招待他。
C. 用纸剪的鱼与清水来招待他。
D. 用空茶杯与两手作一圈画大饼的姿态招待他。


26. 教吝啬术的老师对于那人登门拜师的事有何反应?

A. 认为妻子招待得太宽厚。
B. 不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C. 坚持要拜师者送贵重的礼方肯收徒。
D. 高兴地收下拜师者送来的纸剪鱼与清水。

27. “乃从悭师学其术”的“从”是指什么?

A. 服从
B. 跟随
C. 随从
D. 从前

28. “偶值悭师外出”的正确翻译是

A. 刚巧遇到出外的吝啬老师
B. 偶然遇到那个吝啬的老师出外
C. 那个吝啬的老师偶尔会出门去
D. 正好碰到那个吝啬的老师出门了

第29-33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张籍《野老歌》



29. 这首诗前四句描述老农夫

A. 抱怨土地贫瘠
B. 受尽横征暴敛的剥削
C. 得不到官仓的赈济
D. 拥有的耕地面积大多太小

30. 官家仓库内征收得来的粮食最后怎样了?

A. 沾满了烂泥
B. 价格变得很低
C. 全都腐烂变作泥土
D. 竟然回流到乡野地区

31. 老农夫的孩子上山收的橡实有什么作用?

A. 充饥
B. 缴税
C. 做饲料
D. 卖给商人

32. “船中养犬长食肉”讽刺

A. 老农沦落到为商人养狗
B. 贫富悬殊,老农过着猪狗不如的苦日子
C. 老农父子成了巨商富贾的奴仆
D. 官商勾结,气焰嚣张

33. “岁暮锄犁傍空室”中的“岁暮”

A. 年尾
B. 黄昏
C. 晚年
D. 夕阳



第三部分
名句精华

第34-40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34. “黑发不________勤学早,白首方________读书迟。”
按照原有的名句依次填空,下面哪项是正确的?

A. 懂……知
B. 晓……恨
C. 明……忧
D. 知……悔

35. 下列哪个名句和“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的含义相关?

A. 哀莫大于心死
B.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C.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D. 见人之过,得记之过;闻人之过,想己之过

36.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作者是谁?

A. 韩愈
B. 贾岛
C. 杜牧
D. 苏轼


37. “每一个时代都有杰出的人物出现,领导着时代前,____________,这些风云人物的功绩是永垂不朽的。”
上面句子中的横线上,应填入什么名句?

A.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B.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C.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D. 蛟龙得风雨,终非池中物也。

38. “有麝自然香,何必当风立”这句名句的含意是比喻

A.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 自己没做错事,不怕别人指指点点。
C. 自己做了好事,希望别人赞扬,使其广为人知。
D. 有真才实学的人,不必刻意表现自己,自然会受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