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课万人”国际华文小学作文教学研讨观摩活动
【卷首语】
在如诗的作文课里聆听畅游
午后,逸夫馆的屋顶楼下斑斑点点的日光。室外秋阳正暖,秋虫私语,华家池微波粼粼,如诗如画。室内愉悦的氛围一浪高过一浪,更如“舟行碧波”,“人在画中”。
你听,无痕的作文在这里展开——
在窦老师澎湃却不失童真的激情中;
在薛老师简单又不失智慧的深刻中;
在于老师是在又不失快乐的演绎中。
啊,生命的铃在美丽而又丰盈的作文课堂中敲响……
你看,言语充满张力的翅膀在这里划过——
在戴老师风情万种的手势里;
在王老师俏皮活泼的对话里;
在斐老师朴实生动的讲座里。
啊,作文的翅膀在孩子们的童话里,在老师们的欢声笑语里……
【专家点评】
心灵碰撞 本色演绎
作文教学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一种写作的激情。王红老师本次习作的要求:把片断写具体,有真情实感。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一、精心设计教学“导火索”。游戏活动,作为作文教学的一种平台,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关键是精心设计游戏的内容。本节课王红老师精心选择了有关“博弈论”这一富有挑战的题材,通过全员参与,学生在“诚实”与“虚假”之间展开了一场心灵的碰撞,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热情。
二、摆正游戏的教学位置。游戏只是帮助学生消除作文畏惧心理,为学生提供作文素材,增强作文兴趣的一种载体而不是教学目的。在游戏中,王红老师讲游戏分为两个层次,巧妙地设计了练说环节,在重点观察、表达部分及时中断,放慢镜头,让学生边看边说边议。游戏做完了,教师又及时引导学生回忆游戏过程,经过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打好了初稿,而且作文时有真情实感。
三、凭借读说写结合,规范语言。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学,应当引导学生做原始生命状态的充分显示,“心里想什么,笔下写什么,只听凭此时此地的思潮,自由奔放,从头脑中流到指下,从指上流到笔尖。(冰心)”提倡“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语文课程标准》)”。在观察和说话时,王老师引导学生以“我”为主体,讲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要鼓励学生用规范的言语说自己的真实感受。
四、在作文教学中将工具性与人文性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通过今天的课堂,我们不仅仅看到的是孩子作文水平的提升,更可贵的是,我们感受到了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深处已经埋下了“人与人之间必须以诚相待的可贵品质”。
让学生在游戏中经历体验,把原本陌生的、外在的似乎与自己无关的语言、认识和知识变为自己的可以感觉的,可以交流的东西。游戏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提供了生动的情境,让习作成了需要,成了享受。课堂上,学生心中激情飞扬,胸中文思喷涌,文章一气呵成。
放飞童心,享受快乐
《妈妈的爱》作文指导课有感
母爱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赞扬的永恒的话题。母爱无处不在,她体现在平平凡凡的点点滴滴中,正因为母爱司空见惯,对于集万般宠爱于一生的独生子女来说更觉得习以为常,无动于衷。选择反映母爱的作文指导学生写作,看似简单,实则很难,如何才能激发孩子感恩的情怀,让他们情动而辞发,发自内心地倾吐他们感受到的温馨而又伟大的母爱则显得尤为重要。闫校长在执教《妈妈的爱》作文指导时,就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为突破口,把学生引入对美好往事的回忆之中后,再引导学生进行选材、抓重点进行细节描写的训练,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层次清晰,训练过程扎实,教学效果显著。下面我就从以下几点谈谈我听课后的体会。
一、以自作诗导入激情,别具一格。
导入新课方法很多,但最佳方法就是要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要与新课内容密切相关。以自作诗导入新课可谓别具匠心,没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教师是不敢开此先河的,这样的开场一下子就让学生和听课者为教师之才而折服。接着,教师动情的朗读,再配以动态的鲜活生动的母爱画面,使得开课的教室显得情韵绵绵,孩子们睁大眼睛倾听着,注视者,不知不觉中和诗、和画面中的情节建构了联系,产生了共鸣而泪眼汪汪。思绪的闸门打开了,预示着不吐不快的教学场景即将生成,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做好了情感的铺垫,导入激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以评比活动激发兴趣,高潮迭起。
要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在亢奋的状态下,教师的调控技能要很出色才行。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让每位学生都动起来,闫校长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在引导学生交流最令他们感动的事例过程中,穿插了举行“感动全班”母爱最佳事例评比活动,在同位互相交流的基础上,或同伴推荐,或毛遂自荐上台交流,教师则跟随学生的讲述随机点评,毫不吝啬地把激励的夸赞奉献给孩子们,大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发言踊跃,原本沉闷的课堂再掀高潮,体现了师生、生生间的互动。
三、以例文示范读写迁移,扎实有效。
作文教学主要解决的是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写什么关键是选材,怎样写就是写作方法。而如何选材和怎样才能写具体往往是小学生最头疼的问题。闫校长针对学生作文中的弱点,把这节课训练的重点定在选材和细节描写上,教学目标非常明确。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他主要采用了读写结合的指导方法,教学中共体现两处:一处是在引导学生进行选材时。教师先以自己作的诗引路,拓展学生的选材思路,在学生交流母亲令他们感动的事以后,又适时引导学生对所述事例进行归纳,概括成小标题写在黑板上,最后才总结出选择材料的三个方面。教学过程循序渐进,有条不紊。最令人称道的是,他在让学生对所选事例再进行筛选时,风趣地称之为“材料排队”,还以“教招”的形式体现,引人入胜的做法仿佛为课堂注入了染色剂,使枯燥的教学变得鲜活起来。第二处是在指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时。教师选择《秋天的怀念》里的精彩片段带领学生赏析,在赏析中引导学生归纳细节描写的方法,即抓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方法。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的答案,而是明确说老师要教第二招,但要让学生自己从文章中去感悟,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教学效果自然扎实有效。
让想象放飞天使的美丽
这次祖庆老师上的是漫画作文——《疤头汤尼》。这堂课上得非常成功,可谓是出神入化、高潮迭起。在场的人无不为之赞叹。他为我们教学漫画作文做了典范。
一、指导细致入微的观察。
看图作文细致入微的观察是关键,观察仔细了,想象就丰富,习作就容易出彩。张老师在课堂引入时就这样说:“请同学们观察图片上的人,再观察我,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随后张老师还表扬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细致入微。学生一受到表扬,观察更来劲了。这是本堂课第一处观察,为后面观察漫画做好了铺垫。而后,三幅漫画逐幅出现让学生观察汤尼在干什么,后出示漫画旁的文字。这次观察为后面观察没有文字的漫画写下了伏笔。接着,重点指导观察让学生选写的三幅漫画,提示学生从“此前,曾发生过什么?此时,正发生什么?此后,有可能会发生什么?”这三个问题细致入微的观察,展开想象,学生的说及写都极为精彩。最后仔细观察第七幅画,通过“你觉得这个瓶子是什么瓶?里面装着什么?”展开想象,然后让学生完整地看一遍故事,用笔写下瓶子里可能写下的话。在交流写的话中把整堂课推向高潮。
二、习作交流评价独具特色。
这堂课让我感受颇深的另一处是张老师让学生欣赏他人习作标准:1、谁的习作写得通顺、明白。2、谁的想象让你觉得特别意外。多么有创意的评价,在同学的欣赏中学生感受到了自己习作的独特之处,领略到了成功的喜悦,在同学的评价中润物细无声地培养了学生的习作兴趣。这一招真是太高明了。
三、真情互动,课堂推向高潮。
第三环节张老师让学生用我们饱含着的真情,写下想对汤尼说的话;让学生走进汤尼的心灵,写下汤尼最想写的话。然后所有的‘汤尼’站成一排,汤尼的朋友,也排成一队,真情对话。八位学生的真情打动了在场的所有老师。这八位学生的真情流露,恰好说明了张老师的课堂教学魅力。短短的40分钟能把学生心灵最深处的感情激发出来,这需要多么深厚的功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