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於1772年传入西方世界,自此之后就广泛流传, 得到一致好评, 享有崇高地位。
在八十年代,西方管理学者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 提出竞争战略理论, 受到全球企业的重视。
但熟读《孙子兵法》的人, 都会知道波特的战略思想, 其实在2500年前的《孙子兵法》中,早有阐述, 同时更具全方位的考量。
为何西方学者会引用《孙子兵法》在其企业战略理论中 ?
打战和做生意有何畀同之处 ? 让我们从多方面来分析彼此间的共同性,
对手--- 兵战是和敌人进行对抗性活动;但在商战,竞争对手, 不一定是敌人。
目标--- 双方的目标都是通过竞争,削弱对方,壮大自己,争取穫得自己期望的利益。
较量方式--- 兵战是武装力量的较量;但在商战则主要是经济,科技力量的和平竞争。
组织架构---双方都需要有组织,领导,管理,战略,信息及大量資沅 。
规则---兵战虽也遵守某些国际公约, 但基本上是弱肉强食。商战基本的原则也大同小畀。
结果--- 兵战的结果是造成人命财产损失;商战的结果将促进经济,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如何把《孙子兵法》用在企业战略中 ?
如果把《孙子兵法》比喻为一套软件, 而西方策略是一台电脑的话,我们如何把孙子兵法注入这台电脑加以运用 ?
且让我们分析如下:
西方企业理念框架---- 注入孙子的慎战与利害原则。
战略目标框架---- 注入谋攻,全胜原则。
坏境分析框架---- 注入先知原则, 五事七计 ; 以天时、地利、人和、进行分析。
信息情报框架---- 注入先知原则,知己知彼,知天知地,知常知变,知虚知实,知奇知正,知利知害。
战略决策框架---- 注入利害原则,智者之虑, 必杂于利害。 度量数胜称,能胜否?
制定战略方案框架----注入速胜原则,速战速决 , 出奇制胜 , 因敌制胜 ,以迂为直, 并敌一向。
战略控制框架---- 注入良将原则,择人任势,将才。
战略的实施框架---- 注入主动和专一原则 ,造形,创势,知胜有五,通九变之利 ,制人而不制于人。
战略的评估框架---注入知胜有五,敗道有六,将有五危 。
由以上的分析耒看, 孙子兵法这套二千五百年的经典,是完全适用在现代管理的应用。
《孙子兵法》是全方位的理论,它也突出将才,“人”的因素。 强调将有五德,智,信,仁,勇,严。
但在西方管理中,却忽略到人的因素,预先假设目前的人事,都是可以胜任的人才。因此在战略环境分析中,没有提到人的因素。这也可能是东西方思考的差畀之处。